非流行國家的多國猴痘暴發

原文刊登於世界衛生組織網址: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385

21 May 2022

爆發一目了然

自 2022 年 5 月 13 日以來,世衛組織三個區域的 12 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會員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猴痘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正在進行中,然而,迄今為止報告的病例與流行地區沒有確定的旅行聯繫。根據目前可用的信息,病例主要但不限於在初級保健和性健康診所尋求護理的男男性行為者 (MSM) 中發現的。

本《疾病暴發新聞》的目的是提高認識,為準備和應對工作提供信息,並為立即推薦的行動提供技術指導。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世衛組織預計隨著監測在非流行國家的擴大,將會發現更多的猴痘病例。立即行動的重點是向可能最容易感染猴痘的人提供準確的信息,以阻止進一步傳播。目前可用的證據表明,最危險的人是那些與猴痘患者有過密切身體接觸的人,而他們有症狀。世衛組織還在努力提供指導,以保護一線衛生保健提供者和其他可能面臨風險的衛生工作者,例如:清潔工。世衛組織將在未來幾天提供更多技術建議。

疫情描述

截至 5 月 21 日 13:00,世衛組織三個區域的 12 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會員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 92 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和 28 例正在進行調查的疑似猴痘病例(表 1,圖1)。迄今為止,沒有相關的死亡報告。

表 1. 2022 年 5 月 13 日至 21 日 13:00 期間,向世衛組織報告的非流行國家猴痘病例。

圖 1. 2022 年 5 月 13 日至 21 日 13:00 期間,非流行地區猴痘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地理分佈。

迄今為止,報告的病例沒有與流行地區建立旅行聯繫。根據目前可用的信息,病例主要但不限於在初級保健和性健康診所尋求護理的男男性行為者 (MSM) 中發現的。

迄今為止,所有通過 PCR 確認樣本的病例都被確定為感染了西非進化枝。來自葡萄牙確診病例的拭子樣本的基因組序列表明,導致當前疫情的猴痘病毒與 2018 年和 2019 年從奈及利亞輸出到英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非常接近。

發現與流行地區沒有直接旅行聯繫的猴痘確診和疑似病例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件。迄今為止,在非流行地區的監測一直很有限,但現在正在擴大。世衛組織預計將在非流行地區報告更多病例。現有信息表明,與有症狀病例有密切身體接觸的人之間正在發生人際傳播。

除了這次新的暴發,世衛組織通過已建立的監測機制(綜合疾病監測和反應)繼續收到有關猴痘病例持續報告狀態的更新信息(綜合疾病監測和反應)在流行國家[1]總結,如表 2 所示。

[1] 猴痘流行國家有: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迦納(僅在動物中發現)、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獅子山、和南蘇丹。

表 2. 2021 年 12 月 15 日至 2022 年 5 月 1 日期間,流行國家的猴痘病例。

如需更多信息,請參閱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關於疫情和其他緊急情況的周報

疾病流行病學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一種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病毒),其症狀與過去在天花患者身上看到的症狀非常相似,儘管它在臨床上不太嚴重。它是由屬於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的猴痘病毒引起的。猴痘病毒有兩個進化枝:西非進化枝和剛果盆地(中非)進化枝。猴痘這個名字源於 1958 年丹麥實驗室最初在猴子身上發現了這種病毒。1970 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兒童身上發現了第一例人類病例。

猴痘病毒通過與身體器官上的傷害、體液、呼吸道飛沫和床上用品等受污染材料的密切接觸而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 6 至 13 天,但也可以為 5 至 21 天。

已確定多種動物對猴痘病毒敏感。 猴痘病毒的自然史仍存在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確切的宿主以及病毒在自然界中如何維持循環。 食用受感染動物的未充分煮熟的肉類和其他動物產品是一個可能的風險因素。

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某些個體中可能很嚴重,例如兒童、孕婦或因其他健康狀況而導致免疫抑制的人。 與剛果盆地進化枝相比,西非進化枝的人類感染似乎導致的疾病不太嚴重,病死率為 3.6%,而剛果盆地進化枝為 10.6%。

公共衛生應對

  • 在發現病例的非流行國家正在進行進一步的公共衛生調查,包括廣泛的病例發現和接觸者追踪、實驗室調查、臨床管理和提供支持性護理的隔離。
  • 已進行基因組測序,以確定此次暴發中的猴痘病毒進化枝。
  • 正在部署猴痘疫苗接種,以管理密切接觸者,例如衛生工作者。世衛組織正在召集專家討論疫苗接種建議。

世衛組織已經為當前在非流行國家爆發的猴痘疫情制定了監測病例定義。

(病例定義將根據需要更新)

疑似病例:

在猴痘非流行國家[2]出現不明原因急性皮疹的任何年齡的人

自 2022 年 3 月 15 日起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體徵或症狀:

  • 頭痛
  • 急性發熱(>38.5°C)
  • 淋巴結病(淋巴結腫大)
  • 肌痛(肌肉和身體疼痛)
  • 背疼
  • 虛弱(嚴重的虛弱)

以及

急性皮疹的以下常見原因不能解釋臨床表現:水痘帶狀皰疹、帶狀皰疹、麻疹、寨卡病毒、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單純皰疹、細菌性皮膚感染、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原發性或繼發性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腹股溝肉芽腫,傳染性軟疣,過敏反應(例如,對植物);以及任何其他與當地相關的常見丘疹或水皰疹原因。

注:為了將病例分類為疑似病例,沒有必要獲得所列常見皮疹疾病原因的陰性實驗室結果。

[2] 猴痘流行國家是: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迦納(僅在動物身上發現)、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和獅子山。貝南和南蘇丹過去有感染記錄。目前報告西非分支病例的國家是喀麥隆和奈及利亞。有了這個病例定義,除這四個國家外,所有國家都應報告新的猴痘病例,作為當前多國爆發的一部分。

可能的情況:

 符合疑似病例定義的人

以下一項或多項:

  • 具有流行病學聯繫(面對面接觸,包括沒有眼睛和呼吸保護裝置的衛生工作者);與皮膚或皮膚損傷的直接身體接觸,包括性接觸;或在症狀出現前 21 天內與可能或確診的猴痘病例接觸過受污染的材料,例如衣服、床上用品或用具
  • 報告症狀出現前 21 天內到猴痘流行國家 1 的旅行史
  • 在症狀出現前 21 天內有多個或匿名性伴侶
  • 在沒有接種天花疫苗或其他已知的正痘病毒暴露的情況下,正痘病毒血清學檢測結果呈陽性
  • 因病住院

確診病例:

符合疑似或可能病例定義的病例,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 (PCR) 和/或測序檢測獨特的病毒 DNA 序列,實驗室確認為猴痘病毒。

廢棄案例:

通過 PCR 和/或測序進行的實驗室檢測對猴痘病毒呈陰性的疑似或可能病例。

世衛組織風險評估

地方性猴痘病通常在地理上僅限於西非和中非。在多個國家沒有任何流行地區旅行史的猴痘確診和疑似病例的識別是非典型的,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對猴痘的認識並進行全面的病例發現和隔離(提供支持性護理),聯繫追踪和支持性護理以限制進一步的傳播。

天花疫苗接種的交叉保護性免疫將僅限於老年人,因為全世界 40 或 50 歲以下的人群不再受益於先前的天花疫苗接種計劃所提供的保護。生活在非流行國家的年輕人對猴痘幾乎沒有免疫力,因為那裡沒有這種病毒。

從歷史上看,接種天花疫苗已被證明可以預防猴痘。雖然分別在 2019 年和 2022 年批准了一種疫苗 (MVA-BN) 和一種特定治療方法 (tecovirimat) 用於猴痘,但這些對策尚未廣泛使用。

根據目前可用的信息,病例主要但不限於在初級保健和性健康診所尋求護理的男男性行為者 (MSM) 中發現的。迄今為止沒有死亡報告。然而,由於監測有限,現階段本地傳播的程度尚不清楚。很有可能發現更多具有不明傳播鏈的病例,包括在其他人群中。由於世衛組織幾個區域的一些國家報告了猴痘病例,其他國家很可能會發現病例。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世衛組織預計隨著監測在非流行國家的擴大,將會發現更多的猴痘病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此次疫情相關的死亡病例。立即行動的重點是向最有可能感染猴痘的人提供準確的信息,阻止進一步傳播並保護一線工作人員。

世衛組織的建議

有可能在目前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其他會員國發現更多病例並進一步傳播。任何疑似猴痘的患者都應接受調查,如果確診,應隔離,直到傷口結痂、結痂脫落並在下面形成一層新鮮的皮膚。

各國應警惕與出現非典型皮疹的患者相關的信號,這種皮疹在連續階段進展 – 斑疹、丘疹、水皰、膿皰、結痂,在身體所有受影響區域的同一發展階段 – 可能與伴有發燒、淋巴結腫大、背痛和肌肉酸痛。這些人可能會出現在各種社區和醫療保健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初級保健、發燒診所、性健康服務、傳染病科、婦產科、泌尿科、急診科和皮膚科診所。提高潛在受影響社區以及醫療保健提供者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意識,對於識別和預防進一步的繼發病例以及有效管理當前的疫情至關重要。

與監督和報告有關的考慮

監視

在當前情況下,猴痘監測和病例調查的主要目標是盡快發現病例、聚集性病例和感染源,以提供最佳的臨床護理,隔離病例以防止進一步傳播,識別和管理接觸者並根據最常見的傳播途徑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預防方法。

在非流行國家,一個病例被認為是暴發。由於與單個猴痘病例相關的公共衛生風險,臨床醫生應立即向國家或地方公共衛生當局報告疑似病例,無論他們是否也在探索其他潛在診斷。應根據上述病例定義或國家定制的病例定義立即報告病例。根據《國際衛生條例》(IHR 2005),應通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歸口單位(NFP)立即向世衛組織報告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各國應警惕在一系列社區和衛生保健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初級保健、發熱門診、性衛生服務、傳染病科、婦產科和皮膚科診所。應加強對皮疹樣疾病的監測,並為收集皮膚樣本進行驗證性檢測提供指導。

報告

病例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信息: 報告日期;報告地點;案件的姓名、年齡、性別和住所;首次出現症狀的日期;最近的旅行史;最近接觸過可能或確診病例;與可能或確診病例的關係和接觸性質(如相關);多個或匿名性伴侶的近期病史;天花疫苗接種狀況;皮疹的存在;根據病例定義存在其他臨床體徵或症狀;確認日期(完成時);確認方法(完成時);基因組特徵(如果有);其他相關的臨床或實驗室發現,特別是根據病例定義排除皮疹的常見原因;是否住院;住院日期(如已完成);和報告時的結果。

全球病例報告表正在開發中。

與案件調查有關的注意事項

在人類猴痘爆發期間,與感染者的密切身體接觸是猴痘病毒感染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如果懷疑猴痘,調查應包括 (i) 使用適當的感染預防和控制 (IPC) 措施對患者進行臨床檢查,(ii) 詢問患者可能的感染源以及患者社區中是否存在類似疾病和聯繫人,以及 (iii) 安全採集和發送猴痘實驗室檢查的標本。要捕獲的最少數據包含在上面的“報告”下。暴露調查應涵蓋症狀出現前 5 至 21 天。任何疑似猴痘患者都應在假定和已知的傳染期進行隔離,即分別在疾病的前驅期和皮疹期。疑似病例的實驗室確認很重要,但不應延誤公共衛生行動的實施。應進一步調查患者社區或接觸者中是否存在類似疾病(也稱為“反向接觸者追踪”)。

通過主動搜索發現的回顧性病例可能不再具有猴痘的臨床症狀(已從急性病中恢復),但可能會出現疤痕和其他後遺症。除了活動病例外,從回顧性病例中收集流行病學信息也很重要。回顧性病例不能得到實驗室證實;但是,可以收集回顧性病例的血清並檢測抗正痘病毒抗體,以幫助對病例進行分類。

從疑似猴痘患者或疑似猴痘病毒感染動物身上採集的樣本,應由在配備適當的實驗室工作的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安全處理。在樣品包裝和運送到檢測實驗室期間,應嚴格遵守有關傳染性物質運輸的國家和國際法規。需要仔細規劃以考慮國家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應提前通知臨床實驗室從疑似或確診猴痘者那裡提交的樣本,以便他們可以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風險降到最低,並在適當的情況下安全地進行對臨床護理至關重要的實驗室測試。

與接觸者追踪相關的注意事項

接觸者追踪是控制猴痘病毒等傳染病病原體傳播的一項關鍵公共衛生措施。它可以中斷傳播,還可以幫助患嚴重疾病風險較高的人更快地識別他們的暴露情況,以便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如果他們出現症狀,他們可以更快地尋求醫療護理。在當前情況下,一旦發現疑似病例,就應啟動接觸者識別和接觸者追踪。應對病例患者進行面談,以獲取所有此類人員的姓名和聯繫信息。應在識別後 24 小時內通知聯繫人。

聯繫人的定義

接觸者的定義是,從源病例的第一個症狀開始到所有結痂脫落時,與可能或確診的猴痘病例接觸過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的人:

  • 面對面接觸(包括沒有適當 PPE 的醫護人員)
  • 直接的身體接觸,包括性接觸
  • 接觸受污染的材料,例如衣服或床上用品

聯繫人識別

可以提示病例識別多種環境中的接觸者,包括家庭、工作場所、學校/托兒所、性接觸、醫療保健、禮拜場所、交通、體育、社交聚會和任何其他回憶的互動。考勤列表、乘客清單等可以進一步用於識別聯繫人。

接觸監控

從感染期間最後一次接觸患者或其受污染的材料起,應至少每天監測接觸者是否出現症狀/體徵,為期 21 天。關注的體徵/症狀包括頭痛、發燒、發冷、喉嚨痛、不適、疲勞、皮疹和淋巴結病。接觸者應每天監測兩次體溫。無症狀接觸者在症狀監測期間不應捐獻血液、細胞、組織、器官、母乳或精液。無症狀接觸者可以繼續日常活動,例如上班和上學(即不需要隔離),但在監測期間應留在家中。但是,將學齡前兒童排除在日托、托兒所或其他團體環境之外可能是謹慎的做法。

公共衛生當局的監測選項取決於可用資源。可以被動、主動或直接地監視聯繫人。

  • 在被動監測中,向已識別的接觸者提供有關要監測的體徵/症狀、允許的活動以及在出現體徵/症狀時如何联系公共衛生部門的信息。
  • 主動監測是指公共衛生官員負責每天至少檢查一次,以查看被監測的人是否有自我報告的體徵/症狀。
  • 直接監測是主動監測的一種變體,涉及至少每天進行物理訪問或通過視頻目視檢查疾病跡象。

應隔離出現除皮疹以外的初始體徵/症狀的接觸者,並在接下來的 7 天內密切觀察是否出現皮疹跡象。如果沒有出現皮疹,接觸者可以在 21 天的剩餘時間內恢復體溫監測。如果接觸者出現皮疹,則需要將其隔離並評估為疑似病例,並應採集標本進行實驗室分析以檢測猴痘。

監測暴露的衛生工作者和護理人員

任何照顧過可能或確診猴痘的人的衛生工作者或家庭成員都應警惕可能提示猴痘感染的症狀的發展,尤其是在最後一次護理日期後的 21 天內。衛生工作者應通知感染控制、職業衛生和公共衛生部門,以指導進行醫學評估。

對猴痘患者或可能受污染的材料進行無保護暴露(即未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的衛生工作者,如果無症狀,無需被排除在工作崗位之外,但應對症狀進行主動監測,其中包括至少兩次測量體溫暴露後每天持續 21 天。每天上班前,應就上述任何相關體徵/症狀的證據與衛生工作者面談。

在遵守推薦的 IPC 措施的同時照顧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猴痘患者的醫護人員可能會根據當地公共衛生當局的決定進行自我監測或主動監測。

一些國家可能會考慮對高風險接觸者(如衛生工作者包括實驗室人員)進行接觸後疫苗接種(最好在接觸後四天內)。

與旅行相關的接觸者追踪

公共衛生官員應與其他地方的旅行運營商和公共衛生同行合作,以評估潛在風險,並聯繫乘客和其他可能在途中接觸過傳染性患者的人。

與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有關的注意事項

關於猴痘相關風險的雙向溝通以及高危和受影響社區在預防、檢測和護理方面的參與,對於防止猴痘進一步傳播和控制當前疫情至關重要。

這包括通過目標受眾使用的渠道,就疾病的傳播方式、症狀、預防措施以及在疑似或確診感染時應採取的措施提供公共衛生建議。這應該與針對風險最大的人群的社區參與相結合,與醫療保健提供者(包括性健康診所和民間社會組織)密切合作。

風險溝通應通過社會傾聽發現公眾情緒的見解來進行,並應及時處理可能的謠言和錯誤信息。應提供健康信息和建議,避免對某些群體如男男性行為者 (MSM) 進行任何形式的污名化。

關鍵信息包括以下內容:

  • 預防 – 與感染者直接接觸(包括性接觸)的人可能會感染猴痘。自我保護的步驟包括避免與任何有症狀的人進行皮膚接觸或面對面接觸,進行更安全的性行為,用水和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保持雙手清潔,以及保持呼吸禮儀。
  • 檢測和護理 – 如果人們出現皮疹,並伴有發燒或不適或生病的感覺,他們應該聯繫他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並接受猴痘檢測。如果有人被懷疑或確認患有猴痘,他們應該隔離直到結痂脫落並禁止性行為,包括口交。在此期間,患者可以獲得支持性治療以緩解猴痘症狀。任何照顧猴痘患者的人都應採取適當的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清潔物體和接觸過的表面。
  • 報告 – 旅行期間或返回後出現任何皮疹樣疾病應立即報告給衛生專業人員,包括有關所有近期旅行、性史和天花免疫史的信息。前往猴痘流行國家的居民和旅行者應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猴痘病毒的囓齒動物、有袋動物、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死或活)等患病哺乳動物,並應避免食用或處理野味(叢林肉)。

與大型聚會有關的注意事項

媒體對大型集會中猴痘病毒傳播的擴大提出了擔憂。大型集會可能是傳播猴痘病毒的有利環境,因為它們需要人與人之間密切、長時間和頻繁的互動,這反過來又會使與會者接觸到病變、體液、呼吸道飛沫和受污染的材料。

雖然目前猴痘爆發的確切傳播機制仍在調查中,它們可能與 SARS-CoV-2 不同,但重要的是要提醒的是,針對 COVID-19 推薦的一般預防措施也有望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從猴痘病毒傳播。

此外,任何符合上述疑似、可能和確診病例定義的人都應避免與任何其他人密切接觸,也不應參加大型集會。

世衛組織正在密切監測當前的猴痘疫情。雖然目前不需要針對在已發現猴痘病例的地區舉行、推遲或取消群眾集會採取具體措施,但可以與群眾集會的潛在參加者共享信息,以便他們做出明智的決定。

與衛生保健機構中的臨床管理和感染預防和控制相關的注意事項

照顧疑似或確診猴痘患者的衛生工作者應實施標準、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這些預防措施適用於任何醫療機構,包括門診服務和醫院。標準預防措施包括嚴格遵守手部衛生、適當處理受污染的醫療設備、洗衣、廢物以及環境表面的清潔和消毒。

建議在通風良好、有專用浴室和工作人員的單人房間內及時隔離疑似或確診病例。如果沒有單人間,可以實施隊列(確認與確診,疑似與疑似),確保患者之間的最小距離為1公尺。推薦的個人防護裝備 (PPE) 包括手套、長袍、醫用口罩和護目鏡 – 護目鏡或面罩。如果患者能夠忍受,還應指導患者在與衛生工作者或其他患者密切接觸(1m 以下)時戴上醫用口罩。此外,繃帶、床單或長袍可用於覆蓋病變,以盡量減少與病變的潛在接觸。在離開患者入院的隔離區之前,應處理好 PPE。

如果因任何原因需要氣溶膠產生程序 (AGP)(即吸入或開放式吸入呼吸道樣本、支氣管鏡檢查、插管、心肺復蘇)且不能延遲,則作為標準做法,呼吸器(FFP2 或 EN認證的同等產品或美國 NIOSH 認證的 N95)必須由醫護人員使用,而不是醫用口罩。

應繼續進行基於隔離和傳播的預防措施,直至症狀消退(包括任何脫落並癒合的皮疹和結痂消退)。

可以根據研究性或同情性使用方案考慮部署藥物對策,包括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即 tecovirimat,它已被批准用於猴痘,但尚未廣泛使用),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嚴重症狀或可能有不良結果風險的人。比如那些有免疫抑制的)。最近有一種疫苗被批准用於猴痘,但尚未廣泛使用。一些國家可能持有可根據國家指南考慮使用的天花疫苗產品。根據國家/地區的不同,任何對疫苗產品的要求都可能通過國家當局以有限的數量提供。各國可能希望考慮及時為密切接觸者接種疫苗作為接觸後預防措施,或考慮為某些衛生保健工作者群體提供接觸前疫苗接種。

根據目前可獲得的信息,世衛組織不建議會員國對入境和出境旅客採取任何與國際旅行有關的措施。

世衛組織將在未來幾天提供臨時技術指導。

更多信息

WHO factsheet on monkeypox 

WHO monkeypox outbreak tool kit

The 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News story on 16 May 2022, Monkeypox cases confirmed in England – latest updates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 monkeypox,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6 May 2022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 monkeypox,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8 July 2021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 monkeypox, all items.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WER) no.11, 16 March 2018, Emergence of monkeypox in West Africa and Central Africa 1970-2017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Monkeypox

Monkeypox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penWHO. Monkeypox: Introduction. Online training module. 2020. English  Français

OpenWHO. Monkeypox epidemiolog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Extended training. 2021. English  Français

WHO AFRO Weekly Bulletin on Outbreaks and Other Emergencies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confirms 2 cases of monkeypox

US CDC media statement. CDC and Health Partners Responding to Monkeypox Case in the U.S. 18 May 2022

Sweden Press Release

UKHSA monkeypox guidance

Ministry of Health Portugal Press Release, 18 May 2022

First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Monkeypox 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suspected multi-country outbreak, May 2022 (confirmed case in Portugal)

von Magnus P, Andersen EA, Petersen KB, Birch-Andersen A. A pox-like disease in cynomolgus monkeys. Acta Path Microbiol Scand. 1959; 46:159

Bunge EM, Hoet B, Chen L, Lienert F, Weidenthaler H, Baer LR, et al. (2022)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human monkeypox—A potential threat?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Negl Trop Dis 16(2): e001014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10141

Citable refere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1 May 2022). Disease Outbreak News; Multi-country monkeypox outbreak in non-endemic countries.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385

您可能也會喜歡...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